长均乡 - 概况

长均历来都是安义县的农业大乡,素有“安义粮仓”之美誉。长均乡大力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种植结构,使农产品逐步走向市场,向名、优、特,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已形成年产优质稻谷万吨以上优质稻生产基地,优质粮远销广东、上海、福建等地。建立了把口的1000亩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观察的草莓、香椿、板栗生产基地、京庄的野葛、曹村的金丝瓜生产基地。畜牧业和渔业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长均乡有可用来种草放牧的山地面积达3495亩,现在砣石(地名)已饲养进口波尔山羊2000余头。渔业名列安义县之首,长均乡有各类水库达44座,有养殖水面1667亩,年鱼起水量320余吨。
长均乡 - 发展现状

二是在村镇布局上,呈现“一条经济发展轴,五大产业组团”的布局形态。“一条经济发展轴”,是指利用南安一级公路及其他县乡公路的交通条件,积极发展沿线各村经济,建立沿线经济发展带,努力接受南昌市的经济辐射,建成以旅游、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带,带动全乡的经济发展。“五大产业组团”,是指以长均为主的乡域第三产业区;以京庄、曹村为主的工业产业区;沿南安公路北侧建设的体育、文化、教育产业区;以天坪、六溪、把口为主的生态农业区;以凤岗、观察为主的旅游开发区。

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以一产为基础,三产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主要以城郊农业为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持用抓工业的思维和市场机制的办法抓农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第三产业主要以旅游、城镇建设及土地开发等为重点,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区的建设,重点加快观察水库、长均室内滑雪城的建设,结合观察的古村落,形成一条以生态游、访古游为特色的游览线路。第二产业主要以配套工业为重点,抓住南昌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基地的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加速工业总量扩张,充分发挥长均的资源及区位优势,快速壮大支柱产业,促进长均经济合理快速发展。
长均乡 - 自然资源

二是独特的旅游资源。长均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有全县最大的水库——观察水库,乐水者可泛舟碧水观察湖;乐山者可登临青翠狮子峰,嬉戏鲢鱼瀑布,造访太平天国造钱洞;探古可入观察古屋群,观音角古戏台、古牌坊、古井、古樟、杨氏祠堂、寻觅民俗风情;追溯文化可入昀谷草堂,临幸王羲之洗笔池,登梅坛山寻西晋梅福炼丹之地,感唐代高僧马祖道一出家修行之灵气。
长均乡 - 发展规划

二是用地规模。长均乡2003年现状建成区面积17.75公顷,现状建成区总人口1662人,人均建设用地107m2/人,为村镇建设用地三级用地,规划允许调整幅度为0~10m2/人。规划考虑近期镇区建设用地控制在30公顷,远期镇区建设用地控制在45公顷。
三是区域界限。北至长均下罗村;西至南安一级公路五五皋村;南至观察墨山村;东至南安一级公路上海表建塑业厂。含老镇区、镇新区及相应外围环境和景观控制范围,整个规划区控制面积2.09平方公里。
四是城镇构架。根据集约化用地的原则,规划以“一镇两区”的布局形式、“一横一纵”的道路骨架,将集镇各功能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用地紧凑,结构紧密的集镇总体框架。镇北区:位于南安一级公路以北,原长均村用地,规划以改造居民现有居住环境为主,配套建设部分公共设施。镇南区:位于南安一级公路以南,规划行政办公、农民新村、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公园绿地等综合功能区,是集镇中心所在地,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城镇中心地位。
长均乡 - 招商项目

二是生态酒店开发。长均地处南昌近郊,又处全省八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南昌至靖安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安义千年古村群等近郊旅游景区的必经之地,突出生态品牌,打造别具风味的生态宾馆项目,将可全面承接旅游、会务、休闲、度假等方面丰富客源。
三是农民公寓开发。随着南安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和南昌市建设外环线及扩张新城区战略的实施,长均融入大南昌的气候已形成。在已完成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沿着长均新区建成农民公寓,用于满足南昌日益突出的对近郊房产需求的矛盾,前景非常可观。而且,境内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将为房地产开发商带来无限商机。
四是墨山矿泉水开发。墨山古井泉水清冽甘饴,经江西省地质环境总站测定,并报经原地质矿产部通过部级鉴定:水中富含锂、锶、溴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属重碳酸钠钙偏硅酸矿泉水,具有较高的保健饮用价值,可作为瓶装矿泉水进行开发。